化学性防晒的产品是无色无味、清爽且容易被推开的,不会使皮肤泛白,所以市面上很多防晒产品都采用化学性防晒。那化学防晒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化学防晒成分?防晒系数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下面逐条来看一下。
化学防晒原理
化学防晒的作用机理是借助其他成膜性物质在肌肤表面形成一道紫外线吞噬屏障,将其吸收并中和,以避免射入肌肤内部。
一般人认为防晒系数越高越好,但SPF值30以上,所增加的防晒效果极微,可别为了怕黑使用过高系数防晒品,让添加的化学性物质伤害肌肤,得不偿失。
常见的5种化学防晒成分(对照你用的防晒产品配方表)
1、二苯甲酮Oxybenzone(Benzohenone-3)
合成雌激素,主要功效为吸收紫外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U.SCentresforDiseaseControl(CDC)于年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Oxybenzone能被皮肤吸收并残留体内,导致敏感、细胞损坏;或会干扰荷尔蒙,导致皮肤癌。(Calafat,)而EWG(EnvironmentalWorkingGroup美国绿色环保团体)亦早已于年一项市场调查报告中探讨这些危机,引起美国社会广泛讨论,反思化学性防晒液的安全问题。(DellortoD,CNN)
2、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
作用是以吸收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保护皮肤免于其伤害,是目前最常广泛使用的UVB防晒乳。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对皮肤刺激性小,但却会扰乱荷尔蒙、造成皮肤老化,并产生自由基破坏皮肤细胞。
3、棕榈酸维他命ARetinylPalmitate
由于可有效抗氧化,被广泛使用于化妆品及防晒产品。根据NTP(NationalToxicologyProgram)研究报告指出使用RetinylPalmitate与增加患癌症机会有关。研究发现此物质会于紫外线下(UVA和UVB)被分解成有毒的游离基(Freeradicals),加速皮肤瘤形成和病变,增加患上皮肤癌机会。(NTP,)
4、羟苯丙酯Propylparaben
防晒产品常用的防腐剂。具有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性,皆是内分泌干扰物。渗入体内除会造成过敏反应外,还会有致癌可能性。丹麦于年已禁止所有适合3岁以下小孩使用的化妆品含有此物质。其实Parabens(苯甲酸酯类)家庭的成份都要小心!在日本,Parabens已被厚生省(日本卫生署)列为「有过敏可能性的物质」;而欧盟委员会亦在积极实施全面于欧洲禁止使用各种Parabens。
5、甲基水杨醇Homosalate(HomomethylSalicylate)
可以吸收UVB~波段,但有研究表明甲基水杨醇对激素有微弱影响,产生有毒代谢产物,要求用量不得超过10%。
SPF大于30以上所增加的防晒效果极微小
一般人认为防晒系数越高越好,但SPF值30以上的产品,所提升的防晒效果极微,可别为了怕黑使用过高防晒系数的产品,让添加的化学性物质伤害肌肤,就得不偿失了!一般SPF15以上的防晒产品,即可有效隔离90%以上紫外线,而大于30以上所增加的防晒效果极微小(SPF30隔离96.7%、SPF50隔离约99%)
%Pure水果着色健康粉底液,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成分,通过反射散射的方式阻隔紫外线UVB和部分UVA,起到天然防晒效果,适用于任何肤质的人群;超细大米淀粉,轻松隐匿毛孔,卓效控油,妆效持久清透不暗沉。一年四季都会有紫外线,只是在夏天比较强烈,因此大家切记要时时刻刻都防晒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