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10月10日发表在Ploymers(聚合物)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首次在人类母乳中检测到了微塑料。
研究团队采用拉曼显微光谱法,分析了34名健康哺乳期女性的母乳样本,这些母乳是女性在分娩一周后采集的,34份样本中,有26分发现了微塑料,比例高达76%!
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的微塑料主要包含了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尺寸从2微米到12微米不等,研究人员还指出,研究结果存在低估,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不能检测到2微米以下的微塑料。
研究人员在搜集母乳前,还记录了受试者使用塑料包装食物、饮料以及她们使用带有塑料的个人卫生用品情况,但结果显示这与母乳中的微塑料是否存在没有关联性,这表明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使人类不可避免地暴露和摄入。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的最佳标准营养,它提供了婴儿所需的营养,并起到了增强免疫作用。但母乳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包括微塑料的污染,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迄今为止,在母乳中检测到多氯双苯(PCB)、有机氯农药、多溴二苯醚、邻苯二甲酸盐和邻苯二甲酸盐代谢物、多氟烷基物质(PFAS)、苯酚和金属等。事实上,由于这些污染物大多是亲脂性的,并倾向于沉积在脂肪组织中,因此它们可能会在哺乳期间转移到母乳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环境污染物中的大多数都能够通过几种吸附机制与微塑料相互作用,例如,邻苯二甲酸酯对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微粒表现出了强烈吸附性。因此,由于微塑料是无处不在的环境污染物,是已知对健康有影响的有毒有机化合物的潜在载体,因此在生物基质中检测微塑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文献中报道了几种微塑料的接触途径,包括吸入、皮肤接触和摄入,后者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估计每人每年的总摄入量约为-。一旦摄入/吸入,微塑料就可以在人体组织中内化。在胃肠道水平,它们可以通过内吞作用机制或副细胞扩散穿过上皮,然后它们被树突状细胞通过淋巴循环移位并到达循环系统。关于呼吸系统,吸入的微塑料可能穿透下呼吸道,并在细胞摄取或细胞旁扩散后扩散到血液中。
科学家们推测,微塑料进入母乳的可能途径有两种,乳腺上皮细胞依赖途径和免疫细胞依赖途径,可以将外源性颗粒从血液转移到母乳,后者在吸入颗粒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除了此次在人类母乳中发现微塑料的证据,之前研究团队在年还在人类胎盘中也发现微塑料颗粒,这样的研究结果是让人担忧的,也就是说,母乳喂养的母亲消费的食物、饮料以及使用的个人护理产品中可能含有的化学物质,都有可能会转移到后代身上,并产生可能的毒性作用。
研究者指出,需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深对微塑料内化和累积造成的潜在危害认识,特别是在婴幼儿群体中,应该努力探索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让婴幼儿避免接触这些污染物的创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