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不仅因为演员出色的演技,更因为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位真实英雄冒着被捕入狱的危险,前往国外为那些无法承担国内高价药物的癌症患者购买廉价药物,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尽管他最终被判刑入狱,但在那些患者眼中,他依然是一个英雄。
在中国,癌症药物之所以昂贵,是因为专利的存在。然而,我们国内还有一位英雄,他不是通过购买“假药”帮助病人,而是通过多年的努力,找到了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他没有申请专利,使得数百万患者只需花费13元就可以吃到救命的药物。这位英雄就是著名的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
白血病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即使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听到癌症这个词时仍然感到恐惧。白血病被称为癌症中的“血癌”,其危害不言而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致死率最高、病情最严重的一种。患者可能在患病早期发生突发性出血导致死亡,如果没有有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只有1天至1个月。
王振义院士花费多年时间研究白血病,并找到了一种与传统治疗方式完全不同的方法。传统治疗方式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杀死癌细胞,而王振义的方法通过某种方式将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他发现,在一家药厂生产的全反式维甲酸被证明是十三顺维甲酸的十倍效果。首批使用这种物质治疗的患者中,治愈率高达95%,而之前的化疗方法的存活率只有10%至15%。然而,治疗成功后,大多数患者在6个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
王振义发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教授的一项研究,他们共同探讨了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最终,他们成功地将全反式维甲酸与ATO联合使用,制成了一种口服药物,并让一些患者接受治疗。结果令他们兴奋不已,约80%的患者被治愈且没有复发。
药物的价格对家庭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尤其对于那些希望生存下去的患者。因此,王振义和他的团队决定不申请专利,他们多年来致力于血液病的研究,并不是为了金钱和荣誉,而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他们以仅仅13元的低价销售这种拯救生命的药物,让无数患者能够购买到。几十年过去了,这种药物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元一盒,并且已纳入医保范围,而类似药物的价格高达2万元。
如今96岁的王振义院士仍然在一线奋斗,他于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医生,他以医者仁心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淡泊名利并且无私奉献。近日,有一个医生因为父亲去世而中途离开手术室,但随后又返回继续手术的新闻引起了轰动。这位医生在面对个人的丧失时展现出了无比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医者仁心的精神值得我们各行各业的人学习。
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能够保持最初的梦想并胸怀淡泊名利的人变得越来越少。王振义在童年时就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因此他立志救治更多人的性命。在成功发明癌症治疗方法后,他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战胜病魔,而不是追逐财富和荣誉。钱财和荣誉都是外在的物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瞬间的过客,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在中国逐渐崛起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贡献可以加速中国的发展。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真心,中国必将变得更加美好。
文/扒拉文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