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年第33期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共抽检饼干、蛋制品、酒类、粮食加工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调味品、饮料、餐饮食品、蜂产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5类食品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5批次。
此次抽检食用农产品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酒类54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肉制品7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0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饼干1批次、蛋制品2批次、粮食加工品32批次、蔬菜制品5批次、水果制品1批次、糖果制品1批次、调味品1批次、饮料4批次、餐饮食品8批次、蜂产品10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22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不合格产品如下:
1.标称吉林省油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二厂香肠菌落总数超标。
2.标称松原市吉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华侨粮液老原浆酒,酒精度检出值为40.9%vol,标准规定为37.0-39.0%vol。
3.松原市宁江区草根儿便利万丰国际店销售的芹菜,毒死蜱检出值为0.47mg/kg,标准规定为≤0.05mg/kg。
4.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根儿便利店销售的标称长春市二道区隆兴粉业厂生产的火锅粉,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检出值为mg/kg,标准规定为≤mg/kg。
5.标称长春市二道区隆兴粉业厂生产的火锅粉,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检出值为mg/kg,标准规定为≤mg/kg。
据了解,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是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数较高,或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是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导致。
酒精度是作为白酒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酒精度不合格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一个企业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酒精度含量不达标会影响白酒的品质。
毒死蜱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中规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毒死蜱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长期暴露在含有毒死蜱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
此外,硫酸铝钾是传统的食品添加剂,在传统粉丝粉条加工过程中,添加硫酸铝钾(明矾)可以提高粉丝的韧性,减少断条损失。硫酸铝钾的添加会造成粉丝粉条中铝残留。《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批准β-半乳糖苷酶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等的公告》(年第1号)中要求粉丝粉条中铝的残留量不得超过mg/kg。导致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食品企业盲目追求粉丝韧性过量添加,或生产工艺控制不好,导致铝的残留量超标。长期过量摄入铝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省食药监局已通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松原、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松原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松原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办者查清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报告,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对不合格产品立即采取停止销售等措施控制风险。
广大消费者如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热线电话投诉举报。
为切实保证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9月10日,省食药监局公布近期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我省5家企业生产的冷面汤、黄豆酱油、干酱等5种产品不合格。
据了解,省食药监局共抽检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调味品、豆制品、方便食品、酒类、粮食加工品、食糖、食用农产品、饮料等9类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6批次。其中,调味品21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方便食品4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豆制品7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8批次,酒类10批次,粮食加工品批次,食糖1批次,食用农产品9批次,饮料58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不合格产品如下:
1、大商股份延吉千盛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公园路超市销售的标称延边红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冷面汤浓缩汁,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检出值16.0g/kg,标准规定为≤6.5g/kg(按10倍稀释)。
2、松原新世纪家得乐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白城市铭人居味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黄豆酱油(酿造酱油),菌落总数检出值为40CFU/mL,标准规定为≤CFU/mL。
3、经济技术开发区伊东商城大三源超市销售的标称长春市乐福酿造厂生产的金生泉干酱,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出值1.87g/kg,标准规定为≤1.0g/kg;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检出值0.g/kg,标准规定为≤0.5g/kg;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检出值3,标准规定为≤1。
4、标称吉林省雅丫麻辣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麻辣豆皮,大肠菌群检出值5.2×CFU/g、4.8×CFU/g、5.4×CFU/g、5.0×CFU/g、5.1×CFU/g,标准规定为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CFU/g。
5、松原市宁江区繁华生活超市源江店销售的标称农安县黎师傅食品厂生产的调味面制品(挤压型麻辣面食制品)和调味面制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出值分别为0.g/kg和0.g/kg,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
据了解,山梨酸是一种相对无毒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山梨酸在生物体内可被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也有关于山梨酸引起皮肤刺激性、过敏性反应的报告。山梨酸项目不合格可能是商家违规过量使用所致。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安全性较高,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若长期过量食入苯甲酸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菌落总数的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此外,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作防腐剂,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长期大量食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防腐剂超范围使用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范围使用了该添加剂,或者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含有该添加剂。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省食药监局已通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延边、白城等市(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延边、松原等市(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
广大消费者如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热线电话投诉举报。
来源丨新文化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