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啥药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22/5716405.html

作者丨牧歌

编辑丨坚果

千亿市值的“酱油茅”海天味业,在这个国庆假期过得并不顺心。酱油的颜色有多深,海天遭遇的误解就有多深。

短视频平台上的“海克斯科技”,成为了海天酱油新的标签,而随着被扒出国内外产品标准不一致,更是瞬间点燃了大众的怒火。

关于食品安全的专业问题,自然也该由专业人士给出解答,公众和媒体可以给出质疑,但却无法定下结论。不过抛开添加剂方面的争论,海天在公关上所展现出的姿态也并不讨喜,甚至于从某种方面来说,海天的傲慢回应给本就棘手的舆情危机浇上了一层油。

1

“双标门”后的灾难级公关

9月下旬,有网友质疑海天酱油疑似在国内和国外采用双重生产标准,并晒出了相关图片。其中,在日本销售的海天酱油仅有水、大豆、小麦等天然原料,以及食盐、砂糖等调味剂,而在国内销售的部分海天酱油产品,则多了焦糖色、苯 钠、 蔗糖等添加剂。

除此之外,更有网友指出,海天酱油为了压缩成本,在低端产品中没有使用更安全但价格稍高的山梨酸钾,使用的为食品防腐剂苯 钠,而后者则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顶着国内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头衔的海天味业,无论是在市场规模还是品牌认知上都鲜有对手,作为上市公司,其市值曾一度逼近亿元,成为A股市场风光一时的“酱油茅”。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海天系产品更是国民级别,尤其以海天酱油最为代表,去年全国酱油产量为.15万吨,海天一家就独占了万吨,市场 地位可见一斑。

但即便已经是行业霸主,此次突然爆发的负面舆情还是让海天味业慌了阵脚,海天味业先后在9月30日和10月4日连发两则公开声明,表示“所有产品添加剂的使用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并不存在所谓的“双标”行为。

不过,这两封义正言辞的声明并没有让海天味业在舆论上挽回颓势,尤其是发布的第二篇公告,傲慢的态度更是给本就紧张的消费者关系浇上了一泼热油。

在这篇公告中,海天认为,“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此外,海天还表示,“用所谓‘双标’来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更会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

这种“扣帽子”式的声明,一边把提出质疑的网友安上居心不良的“罪名”,一边又标明自己“民族企业”的身份不容亵渎,在事件真相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这种公关方式不仅没有直面问题,反而刻意上升高度和绑架公众情绪,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2

海天为何急于自证清白

除了公关回应上的失败之外,海天味业选择“硬刚”的时机似乎也撞在了枪口上。在刚刚过去的9月,正是短视频博主“辛吉飞”靠着“科技与狠活”在网络上大火的节点,在短视频中,辛吉飞通过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合成”了人们常吃的东西,吸引了大批网友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