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j1hvyqj.html

作为一个70后,小时候最爱做的时候就是给家里打酱油,因为这体现着自己长大了,能够帮助家里干活了,而且打酱油一般剩下的零钱会作为“跑腿费”,由自己自由支配,这在一个水果糖只要一分钱的八十年代,可以说是是弥足珍贵的。

八九十年代的物流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的品牌意识几乎没有,酱油基本都是放在小卖店的大缸里,打酱油时自己拿酱油瓶子,然后店主揭开缸盖,用漏斗和量器给打到酱油瓶子里。

由于酱油是厨房必备的调料,所以家家户户都会预备一个专门的酱油瓶子,酱油用完了以后就会拎上这个瓶子去小卖店打,那时候的酱油价钱特别便宜,一般一瓶酱油也就1毛多钱。

八九十年代的酱油都是本地调味品厂出品的,我们那时候管这酱油叫作“清酱”,因为它的颜色不是那么浓厚,咸味也不是那么的重,当年也没有老抽和生抽之分,基本都是用的都是这种“清酱”。

以前的酱油买回家后需要尽快使用,否则放久了表面会长一层白膜,如果瓶口不用专用的木塞堵紧,酱油在夏天的时候里面还可能生蛆。

八九十年代的的酱油有这4大特点,这是现在的酱油所不具备的

1.纯黄豆酿造

当时生产酱油的厂家都是本地的调味品厂,也都是国营工厂,生产的酱油都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基本主料就是黄豆经过发酵而成,除了里面有盐以外,基本其它的添加很少,只有一些小卖店可能会往里面兑水,不过那样的酱油也能一眼识别。

现在的酱油主料基本选择脱脂大豆,而且会添加小麦粉,并且为了延长保质期,里面会添加诸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一类的防腐的添加剂。

2.味道就是酱油天然的味道

八九十年代售卖的散装酱油,就是酱油天然的味道,除了咸就是一点酱油应有的鲜味,没有现在这么多诸如一品鲜和味极鲜的噱头。

当年饭店里使用酱油都会拿回来添加葱姜和八角等香料煮一下,这样可以延长酱油的保质期,而且也会给酱油提味增香,不像现在的酱油里面会添加核苷酸钠等增鲜的添加剂。

.酱油的保质期都不长

八九十年代的酱油保质期都不长,时间久了会长白膜或生蛆,因此当年没有家里囤酱油,都是现吃现买,用完一瓶再去买,用得不及时也会变质。

现在的酱油保质期都在一年以上,而且即使开封后也不会出现长白膜和生蛆的情况,主要还是工艺进步的原因。

4.颜色不是那么红亮

八九十年代的酱油着色不像现在的酱油这么强,一般需要跟糖搭配起来使用,老菜谱里一般放酱油的菜都会添加点糖,主要就是利用糖来综合酱油的味道,并且给放酱油的菜提色和增鲜。

现在很多酱油里也有焦糖色,即使配料表里没有,但是这酱油无需放糖也会颜色特别红亮,这是现在的酱油跟以前酱油区别,以前炒菜用酱油多了菜品会发黑而不是现在的发红,这是颜色的区别。

结语:

时代是在不断的进步的,现在市面上的酱油分类已经很细,不像八九十年代只有老抽和生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功能性酱油,八九十年代人们的收入也低,所以当年的酱油确实价格比较低廉,不过散装酱油肯定没有现在瓶装酱油安全和卫生,而且当年的酱油也没有什么行业标准和监管,所以八九十年代的酱油跟现在还是没法比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