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知识产权电池领域服务团队每日九点,为您准时推送「电池行业专利解读及热点资讯」CNA全固体电池和用于该全固体电池的光固化型组合物

申请日:

公开(公告)日:

当使用全固体电池的时候,对固定层叠电极体的侧面的树脂材料要求各种各样的性质。虽然日本特开-中将丙烯酸系树脂使用于全固体电池的密封,但是例如将丙烯酸系树脂用于密封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时,树脂与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复进行充放电,由此有可能发生电池性能的劣化。另外,除了不与层叠电极体反应的低反应性以外,树脂材料也要求各种各样的性质。例如,需要具有以下等的性质:即耐受宽电位环境的耐电位性;能够追随伴着电池的急速的充放电发生的膨胀收缩的柔软性;树脂材料难以浸入层叠体间而容易涂布之类的生产性;希望开发出适于树脂层形成用途的材料。为此,本发明提供与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反应性低,适于树脂层形成用途的树脂材料。同时提供将此处公开的材料用于在层叠电极体的侧面形成的树脂层的全固体电池。涉及一种全固体电池中的光固化型组合物。所述光固化型组合物含有第一成分(A)和第五成分(E)作为必须成分,含有第二成分(B)、第三成分(C)和第四成分(D)作为任意成分。第一成分(A)为在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且不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第二成分(B)为在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且不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第三成分(C)为在1分子中分别具有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和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第四成分(D)为具有第一成分(A)、第二成分(B)、和第三成分(C)以外的烯属不饱和基的化合物。第五成分(E)为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在将作为固化性成分的第一成分(A)、第二成分(B)、第三成分(C)和第四成分(D)的合计量设为重量%时,第一成分(A)和第二成分(B)的合计含有比例为60重量%以上且重量%以下,第三成分(C)的含有比例为0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第四成分(D)的含有比例为0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第五成分(E)的含有比例在所述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设为重量份时,为0.01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所述光固化型组合物的粘度在25℃为1Pa·s以上且Pa·s以下。所述全固体电池含有将多个电极体层叠而成的层叠电极体,所述电极体为正极和负极隔着含硫材料的固体电解质层层层叠而成,前述光固化型组合物是用于在前述层叠电极体的侧面地至少一部分上构成由树脂固化物形成的树脂层的材料。

独立权利要求1、4原文:

1.一种全固体电池中的光固化型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第一成分(A)和第五成分(E)作为必须成分,含有第二成分(B)、第三成分(C)和第四成分(D)作为任意成分,其中,第一成分(A)为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且不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第二成分(B)为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且不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第三成分(C)为1分子中分别具有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和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第四成分(D)为除第一成分(A)、第二成分(B)、和第三成分(C)以外的具有烯属不饱和基的化合物,第五成分(E)为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将作为固化性成分的第一成分(A)、第二成分(B)、第三成分(C)和第四成分(D)的合计量设为重量%时,第一成分(A)和第二成分(B)的合计含有比例为60重量%以上且重量%以下,第三成分(C)的含有比例为0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第四成分(D)的含有比例为0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第五成分(E)的含有比例在将所述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设为重量份时是0.01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所述光固化型组合物的粘度在25℃为1Pa·s以上且Pa·s以下,所述全固体电池包含由多个电极体层叠而成的层叠电极体,所述电极体为正极和负极隔着含有硫材料的固体电解质层层叠而成,所述光固化型组合物是用于在所述层叠电极体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由树脂固化物形成的树脂层的材料。4.一种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多个电极体层叠而成的层叠电极体,所述电极体为正极和负极隔着含有硫材料的固体电解质层层叠而成,和将所述层叠电极体中的所述电极体层叠方向两端的2个幅宽面设为上表面和下表面时,在位于该上下两个表面之间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的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型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

-END-

活动推荐

如果您对“专利解读”有任何建议/想法/不满,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采纳和修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