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纶定义

氨纶(Spandex)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是指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属于特种纤维的一种。具有高伸长、高弹性恢复率、耐磨损、耐反复拉伸等特点,是当今市面上弹性最好的合成纤维。氨纶可以牵伸到自身长度的5~8倍,弹性回复率高达98%。此外,氨纶还具有纤度小、密度小、染色性和色牢度良好等特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纺织原料。

二、氨纶分类

氨纶大体上可分为常规氨纶和差异化氨纶2大类,我国现在氨纶产量90%以上为常规氨纶产品,随着人们对织物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及氨纶研究的不断深入,差异化氨纶应运而生。

氨纶分类

资料来源: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三、氨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氨纶行业经营行为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国家及省份颁布相关标准对其进行强制性规范。具体如下:

氨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氨纶行业近年来的主要产业政策具体情况如下:

氨纶行业主要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知海内咨询整

观知海内信息网发布的《年中国氨纶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报告针对氨纶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商业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做了详细分析。

四、氨纶行业发展历程

与大部分化纤一样,氨纶起步于西方国家。年,德国拜耳公司首次开发出氨纶;年美国杜邦首先实现了氨纶工业化生产,商品名称为Lacra(莱卡),我国称之为氨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由于投资费用太高、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不尽成熟,我国氨纶发展比较缓慢,氨纶的发展主要由美国、日本和韩国来推动。当时全球比较著名的氨纶厂商有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和韩国晓星。

年以前,我国氨纶产量较低,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大陆的氨纶生产始自年,烟台氨纶厂(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率先进入该行业,首次投产的装置生产能力为20吨/年。年我国氨纶产能仅有吨/年,不足全球产能的5%;年,20D氨纶售价一度接近10万元/吨的高位,为当时的“贵族纤维”。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生产技术、应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投资费用的迅速下降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氨纶的生产和消费得到快速增长,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中国大陆氨纶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截至1年末,中国大陆氨纶产能接近10万吨/年,约占全球产能的7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

五、氨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氨纶行业上游为化工行业,PTG和纯MDI为生产氨纶的主要原材料。我国BDO超过50%用于生产PTG,近85%的PTG用于生产氨纶,因此氨纶行业与BDO、PTG行业高度相关。纯MDI主要应用于聚氨酯鞋底原液、聚氨酯浆料、氨纶纤维及聚氨酯弹性体等领域,其中氨纶用量占比不到20%,氨纶行业与纯MDI行业关联度相对较低。

氨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六、氨纶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1、氨纶产量、进出口数据及出口国家占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国内氨纶行业步入了高速成长期,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氨纶产量由年的8.97万吨增至1年的86.8万吨,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10.5%。

年-1年我国氨纶产量

制图: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从进出口数量上可以看出,我国氨纶以出口为主,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1年,我国氨纶完成进口.68万吨,同比增长25.17%;完成出口9.6万吨,同比增长22.%;截止到2年9月我国氨纶进口量为1.9万吨,出口量为7.02万吨。

5年-2年1-9月我国氨纶进出口数据

制图: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出口目的地方面,我国氨纶主要出口到土耳其、越南等地,1年,氨纶出口土耳其1.76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8.1%;出口越南1.2万吨,占比12.81%。

1年中国氨纶出口国家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2.氨纶行业分析及预测

我国氨纶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处于稳步扩张阶段,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行业竞争充分。在中低端市场,行业内企业生产的氨纶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主要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在高端市场,受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影响,产品市场存在一定的壁垒。总体来看,除了少数特定规格和用途的氨纶产品受到某些企业一定程度的控制,大部分氨纶产品的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市场化程度高。

截至1年末,我国从事氨纶生产的企业约25家,行业集中度较高随着龙企业产能的扩张,技术的进步,其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而那些规模实力弱、技术升级慢、运行成本高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压力,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未来五年,氨纶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行业龙头企业,如韩国晓星宁夏基地、华峰化学重庆基地都规划了0万吨以上的长期扩产计划。新一轮扩产周期完成后,氨纶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更加显著。

七、氨纶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氨纶产能产量扩张以下

龙头企业为首。

1年我国氨纶行业重点企业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龙头企业持续扩产,市场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2-年,预计新增氨纶产能40.万吨/年,年均复合增长7.0%。供给扩张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叠加中小产能及落后产能的持续退出,产能将进一步向头部集中,氨纶的周期性波动预计会相应减弱。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八、影响氨纶行业发展因素

氨纶行业发展因素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观知海内咨询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