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好友兴冲冲扽跑来问我:你看这个产品怎么样?据说是没有防腐剂的,绝对安全!
我一听“绝对安全”就开始翻白眼。这是哪里学来的微商三无产品推销用语?
这位好友敏感肌,一直致力于找到无防腐剂、无添加的安全护肤品。我一有机会就给他科普,但尽管我嘴皮磨破也不如微商的虚假宣传来的更有吸引力。
当然,这种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了。据说酒精、硅油和防腐剂已经被列为护肤品界三大冤大头。
之前咱们说过硅油,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防腐剂。
「防腐剂」是从英文「Preservative」翻译过来的,而Preserve本身也有保存和腌制的意思。说到腌制,作为四川人自然就想到了小时候妈妈用坛子腌咸菜。而腌咸菜中就是借助盐当作防腐剂。
在护肤品行业早期也是借鉴食品行业使用防腐剂以防止护肤品配方中的腐败物质。在HR赫莲娜品牌创始人——赫莲娜小姐的传记《赫莲娜.鲁宾斯坦》中也提到使用防腐剂防止面霜腐败变质。
一、微生物;
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微生物的环境中,微生物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有数以百万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生活在我们的皮肤上。大多数微生物对我们人体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护肤品来说却不是。
微生物生长旺盛,繁殖迅速,而水分含量充足且有一定温度的地方正式他们繁殖的场所。
二、微生物会引起护肤品变质;
看过成分表的都知道:护肤品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氨基酸、蛋白质、油脂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皮肤有很大功效,当然也是微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另一方面,我们每次使用护肤品时一开一合的瞬间也会有大量微生物乘虚而入。
如果没有防腐剂的作用,不论是多大牌,多贵妇的护肤品也会在短时间内很快变质。而变质后的护肤品会刺激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皮肤屏障受损等问题。
综上可知:护肤品中防腐剂的使用对于皮肤安全至关重要!
一、甲醛及甲醛释放体;
说到甲醛大家都惊了对吗?其实甲醛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在护肤行业的早期阶段,有很多厂商在产品中加入甲醛,利用甲醛作为一种防腐剂。
但有研究显示,甲醛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可能会造成皮炎。目前美国、欧盟及国内对护肤品中甲醛含量限制是不得超过0.2%。但日本护肤品对甲醛是完全禁止使用的。
甲醛太容易引起消费者方案,所以厂商慢慢的开始使用甲醛释放物替代甲醛的防腐功能。很多人担心甲醛又致癌的风险,但真正应该担心的是这个成分对皮肤敏感人群确实有刺激作用。
使用建议:
这类成分包括:DMDM乙内酰脲、咪唑烷基脲、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在选购眼周、唇部产品、面膜类以及婴儿用品时要尽量避免使用。
二、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
这一类防腐剂主要用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常用在化妆品、洗发水沐浴液中。它们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长期使含有这一类防腐剂的护肤品会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甚至荨麻疹问题。
欧盟已经禁止对此类防腐剂的使用,我国也对此类防腐剂的使用做出了限制。
使用建议:
如果看到产品中有这类防腐剂最后避免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建议提前用试用装使用后在购买。
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这一类是目前较为安全的防腐剂成分,包括: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中文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英文名为:“Parabens。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是一种天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在许多的水果和植物,如蓝莓、樱桃、胡萝卜、洋葱中都有发现。并且被广泛运用在护肤品、化妆品、食物及药物中。
而在护肤品领域,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至今已经将近年。
而且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只需要使用很少量就能达到很好的保质效果,并且适合大多数产品,能对抗微生物的种类也够齐全。因此,市场上85%以上的产品中都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成分。
关于羟基苯甲酸酯类成分的谣言:
1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会导致过敏?
其实任何成分都会有一定的致敏可能性。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显示其在致敏方面又突出表现。只有当皮肤受伤,本身屏障能力下降时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与之相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是目前来说防腐剂类成分中刺激性最小,致敏率最低的成分之一。
2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成分已经被美国之外的国家禁用?
事实上,目前在使用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成分的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只有丹麦在3岁一下儿童的尿布产品中禁止使用。
3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成分会致癌?
自从年之后,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机构对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成分的安全性进行了持续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