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向来是头等大事,而与食品紧密接触的包装材料,亦无法置身事外。从台湾地区“起云剂”饮料,到儿童玩具、塑料包装、保鲜膜等塑料制品,以及指甲油、香水等化妆品,无不陷入过“塑化剂围城”。
长期以来消费者对保鲜膜安全性一直心存顾虑,其中最具争议的也是塑化剂的使用。
针对消费者的担忧,许多厂商纷纷推出“不含塑化剂”“无添加”“未添加塑化剂”等宣称的保鲜膜产品。
事实真的是这样?
年4月,消道长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4款保鲜膜,对比测试其总迁移量、塑化剂等安全指标。
测试品牌
妙洁、佳能、旭包鲜、克林莱、心相印、洁成、美丽雅、京东京造、简约组合、宜洁、乐扣乐扣、茶花、3M、洁能
检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保鲜膜安全方面较稳定。其中,妙洁、佳能、心相印、克林莱等14款保鲜膜均迁移出不定量化合物,但检出量均远低于国标要求限制。
此外,14款保鲜膜均未检出塑料制品常用的两种增塑剂DBP、DEHP,消费者可以松一口气了。
14款保鲜膜均析出微量有害物质,包括妙洁、心相印、茶花
由于保鲜膜长时间直接接触各类食品,消道长对保鲜膜中的化学物质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进行了测试。
通过模拟油性食物,检测保鲜膜在常温(40℃,10天)、微波炉(℃,2小时)两种使用场景下的总迁移量。
GB.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对包括保鲜膜在内的食品接触用塑料的总迁移量的限量为10mg/dm。
结果显示,妙洁、佳能、心相印、茶花等14款保鲜膜均检出迁移出不定量化合物,其中,在长达10天的室温使用场景测试下,3M、美丽雅相对析出的化合物较少,为1mg/dm,而心相印、洁成相对其余12款总迁移量稍多,不过检出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符合国家要求。
那么加热保鲜膜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许多消费者都很关心。
此次测试的14款保鲜膜绝大部分宣称可以微波炉加热,但许多保鲜膜都在其包装上提醒:使用微波炉加热时,请勿将保鲜膜与食品或高油食品直接接触等字样。
那么,当这些保鲜膜在高温条件下与油脂接触,是否仍然安全呢?
结果显示,在微波炉使用场景测试中,14款保鲜膜都有不定量化合物析出,含量在0.7~1.2mg/dm之间,符合国家要求的安全范围。
其中,旭包鲜、3M、美丽雅三款表现相对较好,析出化合物较少,为0.7mg/dm,而心相印与室温条件测试情况相似,相对迁移出的化合物较多。
这些从保鲜膜中析出的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有害无益,尤其是保鲜膜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温度较高时更易迁移,一旦至进入人体,可能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较大危害。且随着时间推移,迁移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在油性食品中的迁移趋势更为明显。
14款保鲜膜均未检出两种增塑剂DBP、DEHP
近段时间,保鲜膜尤其是PVC保鲜膜的食品安全问题倍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