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420/13564219.html

热分析仪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变化着,旁边气相色谱仪上的数据也在随之跳动,走进位于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合成实验室,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台台精密的化学仪器。“通过数值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这种材料的热稳定性,包括达到多少温度,材料会开始分解,分解后的气体里面又有哪些成分。”付飞亚一边介绍,一边操作着仪器。

每周大概有一半的时间,付飞亚都在和这些“高精尖”仪器打交道,另一半的时间,则在企业里研究如何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产品的产业化。

今年刚30出头的付飞亚,是浙江理工大学的副教授,也是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师从天然高分子领域知名学者、中科院院士张俐娜教授,从硕士研究生起,便一直致力于生物质新溶剂及其绿色加工过程研究,立志成为“绿色化学”的践行者。

改进Carbacell工艺

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工业发展

随着石化资源的逐渐枯竭,能源需求的日益旺盛以及全球变暖的加剧,绿色的生物基产品的研发已成为高分子科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其中,围绕纤维素的科学研究也日益增多。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之一,纤维素含量丰富,可以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并且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

读博期间,付飞亚师从纤维素领域泰斗张俐娜教授,对国外已有的Carbacell工艺(指以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为原料生产纤维素纤维和膜的新工艺)进行改良,参与研发“水体系低温溶解纤维素技术”,开创一系列无毒、低成本的“绿色溶剂”,为生物废弃物制作新材料打开了一扇“绿色”的新大门。

目前,不少化纤工厂还在用传统的黏胶法生产人造丝和玻璃纸,这种工艺在生产时会排放大量二硫化碳和硫化氢,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改良的Carbacell工艺不仅环保绿色,还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黏胶纤维生产设备,可以说是黏胶法最有潜力的替代工艺之一。“虽然溶解浓度相对lyocell工艺仍有待提高,但该工艺具有低成本、易实施的特点,我相信未来一定可以得到广泛应用。”付飞亚讲到。

突破免水洗工艺助剂的“卡脖子问题”

实现节水99.74%、节能44.12%

博士毕业后,付飞亚先后被派遣到杭州市科技局、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等单位挂职锻炼,并于年进入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事利)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近两年,万事利集团的丝绸印染技术不断创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这其中就离不开公司研究团队的钻研,付飞亚也作为骨干参与其中。“传统印染行业会产生大量废水,织物后续洗涤过程中也会掉色,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做到丝绸在印染的过程中,尽可能达到%的上染率,以及产品下线后在与其他颜色深的衣物一起洗涤时,不会褪色和串色。”付飞亚介绍。

万事利研发了一种高效免洗胺前处理助剂,可达到丝绸印染免水洗的效果,但一直被产品水洗过程中的串色问题困扰。付飞亚通过利用自己在天然高分子方面积累的丰富研究经验,改善工艺,在千百次试验后,成功协助万事利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免洗胺已经成功应用于丝绸免水洗数码印花新产品,通过在工艺最前端加入高效免洗胺,再结合高精准数字化印染,可以实现每一块面料微小分子所需染料量都经过“精打细算”,染料上染率达到99%以上,同时还免去上浆和水洗工艺,让污水、氨氮大幅度减排,真正实现绿色生产。该技术具有原创性,解决了丝绸免水洗数码印花的“卡脖子”问题。

目前,该技术已经开展了多轮示范生产,新技术相对传统数码印花工艺耗水量和总耗能分别节省99.74%和44.12%,并实现产值万元,销售收入万元。

基于此项技术将极大地缓解传统印染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弊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该项目获得了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浙江省博士后基金择优资助项目。

“天然高分子应用广泛,绿色溶剂、绿色加工技术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方面,未来,我相信它们在绿色工业发展中会承担更多角色,发挥更多作用。”付飞亚坚信。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做好“绿色化学”的践行者,助力杭州的绿色工业发展。

付飞亚,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绿色溶剂及加工工艺的研究工作,包括纤维素、蚕丝蛋白及甲壳素等新产品,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