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控旺剂,亩产1万斤不成问题,关键是选对有效剂。

农民防治红薯的时候到了,红薯防治是红薯种植过程中抑制旺长、促进生殖生长、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目前,红薯旺长的控制有掐蔓控制旺长,方法是摘除每根红薯蔓的顶端,也有人称之为摘除顶端优势,迫使红薯停止营养生长,进行强制。方法是将每根藤蔓的顶端去掉,也有人叫去掉顶端优势,迫使红薯停止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藤蔓中的营养物质回到根部,促进红薯地下茎的膨大,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这种人工控旺的方法,比红薯的自然生长,有非常大的提高,往往没有其他控旺方法的作用好,提高产量的效果要差一点。

增钾控旺,一般来说,就是叶面喷施碳酸二氢钾,抑制藤蔓的茂盛生长,促进甘薯藤蔓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上面,使光合作用增加,迅速将光合作用转运到根部的主干土块上,使块茎迅速膨大。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但要注意方法,一是从长蔓开始,每隔10天叶面喷施二氢氨基甲酸钾2~3次,整个生长期喷施效果很低,同时需要红薯补钙,否则红薯在膨大期会出现裂薯现象。红薯补钙方法可采用每当使用碳酸二氢钾时,加入螯合钙,防止钙肥与碳酸二氢钾反应而失效,也可在红薯块上撒石灰,防止红薯开裂。

农户的主要防治方法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效果是目前所有防治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方法,但在选择药剂时,应正确选择,否则容易造成红薯药害,而且还会造成红薯土壤中残留物增加,影响下茬作物的种植,同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红薯的防治药剂,建议不要使用多效唑、烯效唑、氯虫苯甲酰胺、调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缓释剂,因为,这些防治药剂,用量过小,达不到防治茁壮的目的,用量过大,不仅造成药害,还会使土壤中的残留物增加,破坏土壤环境,影响作物的下一步种植。而且这种防治剂的用量、浓度很难把握,它与温度、土壤湿度、作物植株本身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建议在红薯防治剂上,不要使用这种防治剂。

在红薯的药剂防治中,有一种植物生长剂,能够调节红薯植株的生理状态,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这种药剂还有明显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就是农民所说的增产胺。增产胺是迄今为止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发现的第一种直接作用于植物细胞核,并通过影响某些植物基因、修复变异基因来提高作物实质的品种。它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明显改善光合作用,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利用,增加蛋白质和脂类等物质的积累和储存,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提高某些合成酶的活性等作用。

红薯叶面喷施增产胺,应选在红薯藤生长旺盛期和红薯块茎膨大期,均匀喷施20~30毫克/升,每2周喷1次,连续用药3次,可大大膨大红薯茎秆,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一般情况下,能够达到亩产斤,并不是一件难事。增产胺不仅可以用于甘薯,还可以用于萝卜、马铃薯、洋葱等地下茎类作物,增产效果非常大。增产胺的优点是毒性低,在作物体内代谢快,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能改善甘薯品质,提高含糖量和淀粉含量,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甘薯膨大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