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不可抗力频发,巴斯夫、三井化学等受波及
不止是国内,近期海外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巴斯夫宣布不可抗力,三井化学关闭工厂,多种化工品供给量骤减。
巴斯夫:位于北美盖斯马工厂的40万吨/年MDI装置因发生预料外的设备故障,影响工厂运营能力,自即刻起,对所有MDI产品及含有MDI成分的产品不可抗力立即生效。当前巴斯夫正在对设备进行积极维修,目前预测生产中断大约持续3个星期。
美国环氧树脂生产商Olin宣传德国工厂将停止生产环氧树脂,只因生产成本太高,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PTA巨头三井化学计划于年8月关闭日本岩国大竹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工厂,该工厂的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行情下滑,同时日本国内需求减少。
此外,因日本发生两次强震,东京电力公司称服务区超过万用户断电,目前仍有发电机组停止运作,化工厂、炼油厂也受到影响,多家企业被迫关闭。
日本最大的炼油商ENEOS表示,其位于东北部的日产14.5万桶的仙台炼油厂和位于东京湾的日产12.9万桶的千叶炼油厂在地震后关闭。仙台和千叶炼油厂的石油产品运输也已经全面暂停,尚不清楚恢复时间。
MARUZENNCC50万吨/年乙烯与30万吨/年丙烯保持最小操作。
日本JSR位于千岛的工厂受到了波及,主要产品包括BD、IPM、所有衍生品S/D。
宇部丸善(UbeMaruzen)称1.2万吨LDPE和5万吨LLDPE装置将暂时完全关闭。
日本东曹集团旗下大洋氯乙烯公司的千叶工厂因地震导致停电,工厂目前处于停车状态。
日本石油勘探公司的Soma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因停电而停止运营。
三井化学暂停了位于千叶县一家工厂的运营。
住友橡胶工业福岛县白河市的轮胎工厂停止运转。
信越化学PVC装置受到了影响,装置停车。
能源危机加剧,开业即亏损,“减产潮”恶性循环石化企业停工、停产、停运等,主要因素是疫情蔓延和不可抗力,这不禁让国内的许多中游塑料企业和化工企业感到焦虑不已。更为严峻的是,除了上游的供应不足以及原料价格持续高企之外,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也在提高,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能源危机的加重。
美东时间周三,WTI4月原油期货收涨5.24美元,涨幅4.78%,报.93美元/桶。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涨6.12美元,涨幅5.30%,报.60美元/桶。
受大环境影响,不少石化企业被迫停工停产,更有企业选择趁机检修、降负荷运作等,堪称主动“躺平”之举。PTA工厂检修较多,产能利用率已处年内低点。逸盛宁波万吨PTA重启时间推迟待定、逸盛新材料两套装置维持一套半运行,福海创万吨3月初降至8成运行,仪征化纤35万吨装置于3月初停车,恒力石化4号线万吨3月10日开始检修;扬子石化65万吨、珠海英力士万吨PTA装置在3月下旬均计划检修,恒力石化1号线、嘉兴石化等装置4月份计划检修。
某机构预测,清明前后,部分化工细分领域开工率将再降一成。那么在越来越多的中游化塑企业选择主动停工或被动停产之际,未来塑料、化工行业能否一改颓势,转为供不应求态势,“断货潮”与随之而来的“减产潮”能否再次引燃“涨价潮”?
来源:汕头塑料商业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