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九年级化学"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6.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②用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吸收步骤①中产生的CO2气体,发生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③使步骤①中产生的CaO与水反应;④将步骤③中得到的产物与Na2CO3溶液反应。该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 钠;③ 氢钠;④烧碱;⑤ 化碳;⑥熟石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原料是①③B、起始原料是②⑥C、最终产品是⑤⑥D、最终产品是③④
17.现有含杂质的 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 钙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 钙D.原溶液中杂质可能由 钙、 钙、 钠组成
18.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 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 和 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20.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B.O、SC.F、C1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_____;
(3)笫7号元素与笫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O和O2B.CO和N2C.SO2和CO2D.PO43-和SO42-
22.(4分)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68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x+y+x=B.y+z=C.(-x):z=32:64D.(l00-x):(y-1)=8:3
23.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编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有一种家用环保型消 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______能;
(3)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里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4.(6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髙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铜、铝、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 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5.(5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