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土壤、水体和废物介质中10种N-甲基氨基甲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二、原理

水体中的N-甲基氨基甲酸酯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含油固体废弃物和油中的N-甲基氨基甲酸酯用乙腈萃取。萃取溶剂再转换至甲醇/乙二醇,然后萃取物在C18柱芯柱清洗过滤,并在C18分析柱上淋洗分离,分离后目标分析物在后柱上水解和衍生,再用荧光光度法定量。

三、试剂和材料

3.1试剂水,无有机物的试剂级水。

3.2乙腈,HPLC级。

3.3甲醇,HPLC级。

3.4二氯甲烷,HPLC级。

3.5己烷,农残级。

3.6乙二醇,试剂级。

3.7氢氧化钠,试剂级。

3.8磷酸,试剂级。

3.9硼酸盐缓冲液,pH为10。

3.10邻-苯二甲醛,试剂级。

3.-巯基乙醇,试剂级。

3.12N-甲基氨基甲酸酯,准标准物。

3.13氯乙酸,0.1mol/L。

3.14反应液:将0.5g邻-苯二甲醛在1L容量瓶内溶于10ml甲醇中,再加ml无有机物的试剂水,50ml硼酸盐缓冲液(pH10)。经充分混匀后加入1ml2-巯基乙醇,再用无有机物的试剂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合溶液。按需每周制备新鲜溶液,要避光冷藏。

3.15标准液

3.15.1库存标准液:将0.g氨基甲酸酯加到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单一的mg/L溶液。溶液冷藏于带聚四氟乙烯衬里的螺纹盖或宽边瓶塞的玻璃样品瓶内,每6个月更换一次。

3.15.2间接标准液:将2.5ml每种库存溶液加到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混合的50.0mg/L溶液。溶液冷藏于带聚四氟乙烯衬里的螺纹盖或宽边瓶塞的玻璃样品瓶内,每3个月更换一次。

3.15.3工作标准液:将0.25、0.5、1.0、1.5、和2.5ml的间接混合标准液分别加入25ml容量瓶,每个容量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0.5、1.0、2.0、3.0和5.0mg/L的溶液。溶液冷藏于带聚四氟乙烯衬里的螺纹盖或宽边瓶塞的玻璃样品瓶内,每2个月更换一次,或按需随时更换。

3.15.4混合QC标准液:从另一组库存标准液制备40.0mg/L溶液。将每种库存标准液2.0ml加到一个50ml容量瓶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溶液冷藏于带聚四氟乙烯衬里的螺纹盖或宽边瓶塞的玻璃样品瓶内,每3个月更换一次。

四、仪器

4.1高效液相色谱仪,带荧光检测器。

4.2离心机。

4.3分析天平,±0.g。

4.4大负荷天平,±0.01g。

4.5台式振荡器。

4.6加热板或同类设备,能适用有10ml刻度的容器。

五、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5.1由于N-甲基氨基甲酸酯在碱性介质中极不稳定,水、废水和浸出液采集后必须立即用0.1mol/L氯乙酸酸化至pH为4-5后保存。

5.2样品从采集后至分析前须避免阳光直射外,保存在4℃,N-甲基氨基甲酸酯易碱性水解对热敏感。

5.3所有样品必须在采集后7天内萃取,在萃取后40天内分析完。

六、分析步骤

6.1萃取

6.1.1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及浸出液

量取ml样品至ml分液漏斗内用30ml二氯甲烷萃取,猛烈摇动2min再重复萃取二次,将3次萃取液合并至ml容量瓶内并用二氯甲烷稀释至容积,若需要清洗按6.2进行,若不需要清洗直接按6.3.1进行。

6.1.2土壤、固体、污泥和高悬浮物的水体

6.1.2.1样品干重的测定

在某些场合,样品的结果要求以干重为基准,当需要这些数据时,必须在称出样品供分析测定的同时称出部分样品供此测定用。

注意:干燥炉应该放在通风橱内或可放空室外。有些污染严重的危险性废弃物样品可能会招致实验室明显的污染。

6.1.2.1.1将萃取部分的样品称出后,再称5-10g样品放入恒重的坩埚,在℃干燥过夜后,测出样品干重的百分比,样品需在干燥器内冷却后再称重。

6.1.2.2萃取

称量20±0.1g样品于ml带Teflon衬里螺纹盖的锥形烧瓶中,加50ml乙腈并在台式振荡器上振动2h,混合物静止5-10min后,再把萃取液倒入ml离心管内,重复萃取2次,每次用20ml乙腈,振荡1h,倒出并合并三次萃取液,混合的萃取液在rpm下离心10min,小心倒出上清液至ml容量瓶内,用乙腈稀释至定容(稀释指数=5),按6.3.2继续操作。

6.1.3受非水溶物质(如油)严重污染的土壤

6.1.3.1样品干重的测定参照6.1.2.1至6.1.2.1.1。

6.1.3.2萃取

称量20±0.1g样品于ml带Teflon衬里螺纹盖的锥形烧瓶中,加60ml己烷并在台式振荡器上振动1h,再加50ml乙腈并振荡3h。混合物静止5-10min后,再倒出溶剂层至ml分液漏斗。取出乙腈(下层)通过滤纸滤入ml容量瓶中,加60ml己烷和50ml乙腈至萃取样品瓶中并振荡1h,混合物静止后,将其倒入含第一次萃取留下的己烷的分液漏斗中,振荡分液漏斗2min,等待相分离后,放出乙腈通过滤纸流入容量瓶,用乙腈稀释至定容(稀释指数=5),按6.3.2继续操作。

6.1.4非水液体(油等)

6.1.4.1萃取

称取20±0.1g样品至ml分液漏斗,加40ml己烷和25ml乙腈并剧烈摇动样品混合物2min,等待相分离后,放出乙腈(下层)至ml容量瓶中,再加25ml乙腈至含样品的分液漏斗,振荡2min,等待相分离后,放出乙腈至容量瓶中,用25ml乙腈重复萃取,合并萃取液,用乙腈稀释至定容(稀释指数=5),按6.3.2继续操作。

6.2清洗

抽取20.0ml萃取液至内含μl乙二醇的20ml玻璃样品瓶内,将样品瓶放在50℃的加热板上在N2气流下缓慢蒸发萃取液(在通风橱内进行)直至仅剩下乙二醇残留物,将乙二醇残留物溶于2ml甲醇中,通过已冲洗过的C18反相柱芯柱,并把流出物收集在5ml容量瓶内,用甲醇淋洗柱芯柱收集流出液直至最终体积达5ml为止(稀释指数=0.25)。用一次性0.45μm过滤器,过滤出一份清洗过的萃取液直接流入已作适当标记的自动进样器样品瓶内,这时的萃取液已可用作分析,按6.4继续进行。

6.3溶剂转换

6.3.1水、生活废水、工业水及浸出液

吸取10.0ml萃取液移入含μl乙二醇的10ml带刻度的玻璃样品瓶内,将样品瓶放在设置为50℃的加热板上,缓缓地在N2气流下缓慢蒸发萃取液(在通风橱内进行)直至仅剩下乙二醇残留物,滴加甲醇至乙二醇残留物上直至总容积为1ml(稀释指数=0.1)。用一次性0.45μm过滤器将此萃取液直接滤入已作适当标记的自动进样器样品瓶内,此时的萃取液已可用作分析,按6.4继续进行。

6.3.2土壤、固体、污泥和高悬浮物水体和非水液体

将15ml乙腈萃取液流过先用5ml乙腈清洗过的C18反相柱芯柱,弃去最初的2ml流出液,再收集其余的部分,吸取10.0ml干净的萃取液至内含μl乙二醇的10ml带刻度的玻璃样品瓶内,将样品瓶置于设定50℃的加热板上,缓缓地在N2气流下缓慢蒸发萃取液(在通风橱内进行)直至仅剩下乙二醇残留物,滴加甲醇至乙二醇残留物上直至总容积为1ml(附加稀释指数=0.1;总稀释指数=0.5)。用一次性0.45μm过滤器将此萃取液直接滤入已作适当标记的自动进样器样品瓶内,这时的萃取液已可用作分析,按7.4继续进行。

6.4样品分析

6.4.1分析样品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条件。

6.4.1.1色谱条件

溶剂A:无有机物的试剂水,每升水用0.4ml磷酸酸化;

溶剂B:甲醇/乙腈(1:1,v/v);

流速:1.0ml/min;

进样体积:20μl;

6.4.1.2后柱的水解参数

溶液:0.05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

流速:0.7ml/min;

温度:95℃;

滞留时间:35秒(1ml反应管)。

6.4.1.3后柱的衍生反应参数

溶液:邻-苯二甲醛/2-巯基乙醇;

流速:0.7ml/min;

温度:40℃;

滞留时间:25秒(1ml反应管)。

6.4.1.4荧光光度计参数

池体积:10μl;

激发波长:nm;

发射波长:41nm截止滤光片;

灵敏度波长:0.5μA;

PMT电压:-V;

时间常数:2秒。

6.4.2如果样品信号的峰面积超过校正范围,需将萃取液作必要的稀释,并重新分析稀释的萃取液。

6.5校正

6.5.1分析溶剂空白(20μl甲醇)确保系统清洁,分析校正用的标准物(从0.5mg/L标准液开始至5.0mg/L标准液为止,如果每种分析物的响应因子(RF)平均值的相对百分标准偏差(%RSD)未超过20%,系统校正合格可以进行样品分析,如果任何一个分析物的%RSD超过20%,系统需再行检查并用新制备的校正液再作校正。

6.5.2用已建立的校正平均响应因子,在每天开始时均作仪器校正核对。分析2.0mg/L混合标准液。如果每种分析物浓度落在1.70mg/L到2.30mg/L范围内(即真值的±15%内)认可仪器校正合格,可以进行样品分析。如果任何一个分析物的测得值超过它真值的±15%,仪器必须作再次校正(6.5.1)。

6.5.3每做10次或不到10次样品后,要用2.0mg/L标准液作一次分析以确认保留时间和响应因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偏差较大(即测得浓度超过真值浓度±15%)时,需要把样品再次分析。

七、结果计算

7.1响应因子如下(根据5点作平均值):

7.2N-甲基氨基甲酸酯的浓度如下:

8质量保证和控制

8.1在作任何样品前分析人员必须通过对每种基质分析方法空白值来确认所有玻璃器皿和试剂均无干扰,每当试剂改变时必须重做方法空白以确保实验室无任何污染。

8.2每分析一批样品时,必须要配制并分析检查QC的溶液,可以从40.0mg/L的混合QC标准溶液制成每种分析物浓度为2.0mg/L的溶液,它们可接受的响应范围为1.7到2.3mg/L。

8.3由于湮灭而引起负干扰可以用合适标样配成适当浓度的加标萃取液来测定,也可用实测值与预期值的差来衡量。

8.4用去离子水替代后柱反应系统中的NaOH和OPA试剂可以确认任何检测出的分析物并重新分析可疑的萃取液,持续的荧光响应说明存在干扰(因为荧光响应并非由后柱的衍生产生),在解释色谱图时需格外注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