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合资炼油厂遭袭
塑料新视界了解到,近日,沙特能源部表示,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向沙特的能源和海水淡化设施发动了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导致一家炼油厂的产量暂时下降。沙特能源部声明中说,无人机袭击了吉赞(Jizan)南部地区的一个石油产品配送站、一个天然气工厂和红海延布港口的Yasref炼油厂。上述袭击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声明中称:“对Yasref炼油厂设施的攻击导致该炼油厂的产量暂时下降,将从库存中得到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炼油厂属于延布中石化阿美炼油有限公司,是沙特阿美和中石化的合资企业。年1月,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公司签订协议,成立延布中石化阿美炼油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共同出资86亿美元建设和运营了这家炼油厂,该厂原油加工能力为40万桶/天。这家延布炼油厂也是中国石化第一个海外炼油化工投资项目。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AminNasser)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此次袭击并未对其客户的供应造成影响。3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3月20日,也门胡塞武装使用无人机袭击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延布炼油厂等石油设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产能短暂下降,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表示,中方谴责针对沙特延布炼油厂等石油设施的袭击,我们一贯反对针对油田等民用设施的袭击,支持沙特维护自身安全稳定的努力,呼吁有关方面避免采取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升级的行动。
不可抗力!巴斯夫、三井等大厂停产
塑料新视界了解到,近期疫情影响下,化工企业停工停产的,不止是国内,海外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巴斯夫宣布不可抗力,三井化学关闭工厂,多种塑料化工品供给量、产量或骤减。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巴斯夫:位于北美盖斯马工厂的40万吨/年MDI装置因发生预料外的设备故障,影响工厂运营能力,自即刻起,不可抗力立即生效。当前巴斯夫正在对设备进行积极维修,目前预测生产中断大约持续3个星期;
美国环氧树脂生产商Olin:德国工厂将停止生产环氧树脂,只因生产成本太高,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PTA巨头三井化学计划于年8月关闭日本岩国大竹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工厂,该工厂的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行情下滑,同时日本国内需求减少;
日本最大的炼油商ENEOS表示,其位于东北部的日产14.5万桶的仙台炼油厂和位于东京湾的日产12.9万桶的千叶炼油厂在地震后关闭。仙台和千叶炼油厂的石油产品运输也已经全面暂停,尚不清楚恢复时间;
MARUZENNCC50万吨/年乙烯与30万吨/年丙烯保持最小操作;
日本JSR位于千岛的工厂受到了波及,主要产品包括BD、IPM、所有衍生品S/D;
宇部丸善称1.2万吨LDPE和5万吨LLDPE装置将暂时完全关闭;
日本东曹集团旗下大洋氯乙烯公司的千叶工厂因地震导致停电,工厂目前处于停车状态;
日本石油勘探公司的Soma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因停电而停止运营;
三井化学暂停了位于千叶县一家工厂的运营;
信越化学PVC装置受到了影响,装置停车;
……
国内疫情,影响聚乙烯聚丙烯生产开工
中基石化有限公司聚烯烃相关负责人赵鹏宇表示,就上游生产企业而言,聚烯烃行业上游多为炼化一体化等大型企业,从以往几轮疫情的情况看,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较强,目前暂未看到因疫情而造成的开工率波动。
另外,部分西北地区的煤化工企业,因为汽运运输阻断而导致成品积压的问题,未来不排除倒逼降负的可能。
下游用户企业受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比较大。3月本来是聚烯烃行业的一个传统旺季,但目前看来,春节后复工复产带来的下游开工提升趋势在3月份戛然而止,近两周甚至出现开工下滑的现象。
整体来看,聚烯烃下游的开工需求还是受到一定的抑制。
对生产企业而言,前期因效益问题,部分石化企业已经存在降负或者检修动作,加上此轮疫情影响,物流配送受限制,厂库目前暂时高于正常水平。
对下游企业而言,同样受车辆运输限制,成品库存销售及运输不畅,库存累积之下企业开工率受到一定影响。
当前聚烯烃上游生产企业因疫情防控导致开工降低和停车的较少,除河北沧州和知信30万吨/年PP装置于3月13日因物流运输受阻停车外,其余企业受到影响还未可知。
从中下游来看,各地疫情防控及交通管控,使得资源难以顺畅输入与输出,部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面临断供停产的问题;
从消费端看,下游企业成品库存或将有一定累积,若累积到一定程度,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下游企业开工率。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原油频繁波动影响市场操作情绪,成本依然是决定聚丙烯、聚乙烯价格走势的不可忽视因素。
近期原油价格快速回落后又再度反弹,聚烯烃生产端成本推动延续,上游炼厂主动减产情况增多,但对供应影响程度有限;国内多地疫情反扑导致物流受阻,需求下滑,聚烯烃呈现供需两弱的格局。
危机加剧,开业亏损,“减产潮”恶性循环
纵观以上化工企业停工、停产、停运等,主要因素是疫情蔓延和不可抗力,这不禁让国内的许多中游涂料企业和化工企业感到焦虑不已。
更为严峻的是,除了上游的供应不足以及原料价格持续高企之外,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也在提高,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能源危机的加重。
美东时间周三,WTI4月原油期货收涨5.24美元,涨幅4.78%,报.93美元/桶。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涨6.12美元,涨幅5.30%,报.60美元/桶。
受大环境影响,不少化工企业被迫停工停产,更有企业选择趁机检修、降负荷运作等,堪称主动“躺平”之举。
PTA工厂检修较多,产能利用率已处年内低点。逸盛宁波万吨PTA重启时间推迟待定、逸盛新材料两套装置维持一套半运行,福海创万吨3月初降至8成运行,仪征化纤35万吨装置于3月初停车,恒力石化4号线万吨3月10日开始检修;
扬子石化65万吨、珠海英力士万吨PTA装置在3月下旬均计划检修,恒力石化1号线、嘉兴石化等装置4月份计划检修。纺织行业,江浙地区的织造工厂最近都在减产降负,织机综合开机负荷不到7成。
机构预测,清明前后,部分化工细分领域开工率将再降一成。
那么在越来越多的中游化工企业选择主动停工或被动停产之际,未来涂料、化工行业能否一改颓势,转为供不应求态势,“断货潮”与随之而来的“减产潮”能否再次引燃“涨价潮”,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以下是一些原料、牌号的价格:
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社区平台等公开渠道,仅供参考、交流。
免责声明:由于水平有限,若有不足之处,请读者留言、联系指正。如文中内容有所出入,请联系我们纠正处理,或可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