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安徽景成”获取行业最全技术文献资讯
摘要
研究了对苯二甲酸(TPA)与新戊二醇(NPG)的直接酯化反应过程。有机锡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在整个温度变化范围(.15-.15K)内,按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过程进行酯化动力学分析。首先对酯化率与时间关系图拟合曲线,酯化率对时间求导,根据零级反应模型以及Arrhenius方程,求出Ink,再对Ink与1/T的关系作线拟合,与拟合曲线对照,求出相对应的动力学参数,得出的动力学参数在聚酯反应动力学范围内。结果表明,聚酯反应酯化动力学符合零级反应模型。
0引言随着聚酯工业的发展,对聚酯结构与性能、改性与应用、工艺过程与设备的进一步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新戊二醇分子中含有两个强反应性的对称伯羟基,且其中心碳原子没有氢原子,因此有其他二元醇所没有的特征,合成的聚酯结晶性强,新戊基的特殊结构在聚酯分子链中能够提供盾性保护,使得以此类树脂为原料制备的粉末涂料、高组分涂料具有优异的流动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性能。聚酯工业条件的研究发展已经成熟,Flory等对聚酯反应动力学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关于对苯二甲酸与新戊二醇酯化动力学反应的研究鲜有报道。聚对二甲苯新戊二醇酯因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较低的软化点,在粉末涂料领域应用较多。
本文研究了在有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对苯二甲酸(PTA)与新戊二醇(NPG)的酯化动力学。按零级反应模型,对酯化率、反应温度、反应常数及时间等参数做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的酯化动力学参数在聚酯反应动力学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为工艺参数设计、生产过程调控等提供了应用价值。
1实验部分1.1试剂
对苯二甲酸(简称PTA,工业级);新戊二醇(简称NPG,工业级),有机锡催化剂(工业级,南京鼎晨化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述试剂均可以直接使用。
1.2仪器及装置
JE系列多功能电子天平;
DW-2型调温电热器;
强力恒速搅拌机;
REX-CFK02-M*AN温控器;
聚酯酯化反应实验采用熔融法,反应是在带有电动搅拌器、油水分馏器、冷凝器、电子温控仪、加料口的1L四口烧瓶中进行,配有加热装置。油水分馏器装置含有填料,上接冷凝装置,目的是分离新戊二醇与水蒸气,新戊二醇由装有填料的分馏柱流回反应体系,水蒸气由分馏柱顶部通往冷凝器,冷凝后排出反应体系。
1.3实验方法步骤
参照工业投料比(醇酸摩尔比1.05),将新戊二醇先熔融成液态,之后依次加入对苯二甲酸以及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0.35‰。逐步升温,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15K-.15K,保证分馏柱顶温在98℃。从生成第一滴水开始计时,每隔5min记录反应时间、反应釜温、顶温以及酯化生产水量。
2结果与讨论2.1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TPA与NPG的直接酯化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反应初期TPA以固态悬浮与NPG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随温度的升高,只有少量的TPA溶解在液态NPG中直至到达饱和状态。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解的TPA不断参与反应,固相中的TPA又不断溶解到反应体系中,直至固态的TPA全部溶解,达到了“清晰点”,故在“清晰点”前,整个反应体系处于TPA动态平衡状态,在宏观上,整个反应体系是非均相的,TPA全部溶解后,体系变为均相,即达到“清晰点”,此时的酯化率为95%,本文对清晰点前,TPA与NPG的酯化过程作如下假设:
反应只在液相中进行,清晰点前,TPA只部分溶解在液相反应混合物体系中,且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固相TPA的溶解速率比液相中TPA反应速率快,酯化反应的控速步骤为TPA的反应速率;
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为恒量,可看做常数,对反应不产生任何影响;
除催化剂外,反应体系中固相只有未溶解的TPA,且它对反应不产生任何影响;
符合官能团等活性原则;
忽略逆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
2.2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酯化率对时间作图:
作图得到酯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图,酯化率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
R2=0.
对该函数关系式求一阶倒数可得:
dX/dt=k=
由零级反应模型,与上式对应,将反应时间t代入上式,可求得k及Ink的具体数值,汇总于下表:
结合Arrhenius方程:
K=A0exp(-Ea/RT)Ink=InA0-Ea/RT
由图2Ink与1/T的关系曲线易知其斜率的数值,此值即为-Ea/R的数值,这样就很容易得出反应的活化能。
由图2可得线性拟合的关系式为:Ink=-./T+1.
故Ea/R=.
Ea=.8.=32.29kJ.mol-1
普通聚酯反应活化能在30-kJ·mol-1,按照上述零级反应模型,符合聚酯动力学参数。
3结论本文在有机锡催化的作用下,探讨温度范围.15K-.15K时,TPA与NPG的催化动力学,根据Arrhenius方程k=A0exp(-Ea·RT),按照零级反应模型,得到表现活化能Ea=32.29kJ·mol-1,为生产实际和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延伸阅读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新型户外无光消光剂M-70的应用探讨;
2.安徽景成户内低冒烟物理消光剂M-13测评报告;
3.安徽景成消光剂匹配浙江光华户外聚酯消光效果;
4.安徽景成消光剂匹配广州擎天户外聚酯测试报告;
5.安徽景成户外消光剂匹配安徽神剑户外聚酯测试;
6.安徽景成消光剂匹配新中法高分子材料聚酯测试报告;
......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