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上答了一波,现在把回答放上来。不知道背景的可以搜一下。
我的结论是:这个氨甲环酸是可以添加的,不违法,但是牙膏本身,只能治标不治本,不建议长期使用,可以应急,没问题。
广告宣称有没有欺骗消费者,有点像海蓝之谜这个事情,非专业人士真的讲不清楚,不能靠直觉,法律的事情不能靠直觉,和,你的键盘。
头条上下面这个阅读量快超过万了。
今天有个医生发了个文章,说云南白药里面添加了医用的传明酸来止血,感觉很震惊,其实并不奇怪。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这种情况不违法。
先来普及一下,传明酸,又叫凝血酸,也叫氨甲环酸,这三个东西就是一样的。
化学标准名称:(E)-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
我看了下法规(牙膏原料规范),牙膏的成分基本上参考化妆品原料,其中,传明酸(氨甲环酸)是允许添加的成分,在化妆品列表里编号(年版目录),并不在禁用列表里。
化妆品里面添加是美白作用,资生堂的美白产品经常用,台湾、日本也是允许添加的成分。
医用的不代表化妆品不能用,医学上也用维生素C挂盐水啊,化妆品就不能用了?医学上也用凡士林,化妆品也用,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看法规怎么规定。
另外,还有些人是搞不清楚“处方药”和“处方药成分”这两件事情的,包括这件事情的这个医生自己。
处方药,不仅仅指的是成分,还包括药物的摄取方式,注射、口服、外用等等。维生素C注射液,是处方药,不代表维生素C不能外用。
氨甲环酸片(口服)是处方药,不代表这个成分不能外用。
有很多成分,换一个摄入的方式,就可以从处方药变成非处方药,或者变成普通的保健品。
如果有一天,某人跟你说,氯化钠注射液是处方药,你怎么把氯化钠当作调料在用,万万不可啊!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搞笑?
这就是混淆了概念。
至于传明酸的副作用,很多都是在口服和注射,毕竟这两个方法对于人体的伤害更大,外用的副作用,没怎么听说,一般是比较温和的,只要控制好用量就行。
云南白药是卖牙膏的,利润又不高,不会添加很高的量的,从成分表里面看,比苯甲酸钠这个防腐剂还低。
不要没事干就吃牙膏就行,你大量吃,我不保证有没有副作用。大量吃牙膏里面的氟也是有害的,说不定先被氟干掉了。
补充一个氨甲环酸的安全性:
半数致死量:
这个是氯化钠的半数致死量:
看起来,氨甲环酸好像还比食盐安全一点儿?至少在一个级别上。
其次,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有可能。
本来牙膏就不要指望有太多作用,云南白药里面的中药是不是起作用估计不好说,才添加了真正有用的传明酸,这个可能性很大。
因为传明酸的效果是很好的,既能够止血又能够美白,不管是口服还是注射,在医学上的运用是很广泛的,口服传明酸能够美白,治疗黄褐斑等等,都是有很多临床依据的。
在止血方面,传明酸也有很多临床依据。
但是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没有大惊小怪,中药成分相关的护肤品也是这样操作的,国内很多品牌(我就不点名了),都会这样做,说是添加了中药提取物,效果怎么怎么好,实际上起效的可能是其他成分。
毕竟中药成分的效果不太明了,起效速度不够快,很难让消费者满意。但从法律上说,只要把握好宣传的尺度,避开法规限制,问题不大。
至于云南白药牙膏是否涉及虚假宣传,还需要工商局来判断,如果云南白药拿出的数据是中药+传明酸共同作用确实有效,那就不是虚假宣传了,最多是漏了把传明酸放到广告里面去了,哈哈哈哈。
要证明云南白药是合法的,他们需要拿出证据说,传明酸止血,添加了中药效果更好,或者单独添加中药可以止血,那么证据就确凿了,就没问题了。
可以期待下。
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他们发表的文章,明确说止血的,不多,牙龈炎倒是不少,牙龈炎的一个后果也是出血,但不完全是。
补充下牙膏的国家标准:
放两个图,网上都可以下载。
一个是最新的标准GBT-,里面谈到了怎么检测,怎么控制质量标准。
对于原料安全性,里面说了,参考GB这个,也就是第二张图。
那这个GB呢,也比较懒,说我们可以参考欧盟的化妆品规范,或者中国的规范,然后列出了一堆违禁原料,那这些违禁原料呢,当然和化妆品里面的违禁原料基本是一样的,比较特殊的就是规定了氟的用量。
可是并没有传明酸(氨甲环酸),所以说,这个原料可以添加,和化妆品一样。
至于有人说,牙膏和护肤品不一样,牙膏可以口服,那国家制定标准的人好像没这么觉得,或者感觉吃下去的人也是比较少的,剂量也是比较低的,就当作化妆品来管理了。
还有人说,作为处方药成分的氨甲环酸怎么加到化妆品和牙膏里了,这个国际上也是这样操作的,氨甲环酸漱口水之类的不少见。
我感觉中国的法规都是照搬欧盟或者日本的多一些,毕竟人家是先进国家,要去问问它们是怎么想的,我反正解答不了。
反正人家日本40年前的狮王牙膏已经开始添加传明酸了,落后四十年的云南白药终于赶上来了……
然后我们在讨论40年前的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