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纯的科技与狠活啊!”一位名叫辛吉飞的博主,因揭秘食品添加剂而火爆全网。而国民品牌海天酱油,正巧因为国内和日本的食品配料表不同而陷入“双标门”。
据网友爆料,在日本超市里售卖的海天酱油,瓶身上的配料表仅有“水、大豆、食用盐、砂糖、小麦”,而在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却是一大长串化学名词:谷氨酸钠、三氯蔗糖、苯甲酸钠等等。
此事一出,瞬间引起全网热议。可《财经看点网》注意到,海天酱油即使添加了众多添加剂,仍频频被曝出酱油生蛆等食品安全问题,其母公司海天味业,竟还能参与起草酱油行业现行标准。作为调味料龙头的海天,似乎正在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连发两次声明,发律师函态度强硬
事情发酵后的9月30日,海天味业首次回应“双标门”。海天在回应中称,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并且有0添加系列、有机酱油系列产品。
不仅如此,在声明中海天表示,对于“造谣者”,已经委托专业律师团队进行调查取证,必将对其法律责任追查到底。
眼见舆论热度仍未平息,10月4日凌晨,海天味业又发文自辩,希望消费者不要听信谣言,对于国内外消费者品牌更无“双标”之说。称海天产品的内控标准,甚至远高国家内标准。而海天产品的内控标准,在国内和国际都是一致的。
从上一封态度强硬的声明,到第二封打“中国造”感情牌的声明,真的能让消费者完全放心吗?
参与起草酱油行业现行标准,运动员给自己定标准?
当消费者关心为什么海天酱油“双标”,海天味业说产品符合标准,可实际上所谓的标准,海天酱油是有参与起草制定的。
现行的行业标准“配制酱油”(标准号SB/T-),该标准的起草单位就包括“佛山市海天调味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不仅如此,据官方信息显示,海天标注为“正在起草”和“正在批准”的国家标准计划另有三项,分别为料酒质量通则、酿造酱油工艺技术规范和酱油质量通则。
当然,相关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起草并非个例,但这仍让人怀疑,以行业标准为由证明自己,是否有运动员给自己定标准之疑?
生蛆等食品安全频发,“酱油茅”市值一落千丈
《财经看点网》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海天调味料的食品安全问题投诉颇多。生抽仅开瓶一次,第二天就生蛆;酱油开封使用不到10天,瓶内就发现有蛆虫;哪怕妥善盖好瓶盖,仍有生蛆的问题。不仅如此,还有长毛、橡胶片等异物。
“双标门”和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让海天味业成为舆论的中心,其市值也一落千丈。今年8月,海天味业的市值曾一度高达亿元,超越了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和石油巨头中国石化。但截至收稿,海天味业总市值已跌至亿。
民以食为天,海天作为调味料企业,也是行业内的天花板。这次“双标门”的爆发,给消费者,也给海天敲响了警钟。作为中国品牌,是否应该稍微放低一些姿态,关于双标,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食品添加剂并不应该被妖魔化,但消费者想要的,仅仅是公平和安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