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部分肾友都坚决贯彻低钠的饮食原则,这的确对病情有很大帮助,既能帮助降低蛋白尿水平,维持更好的血压,又能充分发挥某些药物的疗效。

可正因如此,不少人都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控钠就等于控盐,只要控制盐的摄入就能保证钠摄入量不超标。于是很多人一边限制盐摄入量,一边大快朵颐,可最后却发现病情加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钠到底从何而来?我们通常食用的盐由钠和氯组成(化学名称为:“氯化钠”)。总体来讲,盐中的钠含量则占每日摄入钠总量的90%,这也是要求肾友控盐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食品中还有其他形式的钠,都会增加钠的总摄入量,包括小苏打(碳酸氢钠)和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MSG)、亚硝酸钠和苯甲酸钠,如酱油、味精、调味汁等调味品甚至是蔬菜水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钠”。

而健康人群和肾友每日钠摄入量标准分别是多少呢?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钠的摄入量(PI)为毫克/天。而已经患有高血压、肾脏疾病的患者,需要更严格的限制,每天只需毫克的Na+就可满足生理需要。

那又该如何避免钠摄入量超标的问题呢?

其实很简单。关于食盐,大概每2.5克的盐就相当于毫克(1g)的钠,各位肾友可以按照这个指标进行换算。

而关于其他食物,通常来说,每种食物的包装袋上都印有营养成分表,只要每次购物时多长个心眼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挑选那些钠含量相对较低的食物,就能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量了。

听小编讲了这么多,你还坚持认为限盐就等于限钠吗?

单选

读者人群调查,我们将为您提供更精准的科普文章

已确诊为慢性肾病患者待查,未明确诊断是否患有肾病健康人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