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 洪教授团队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刘德飞团队合作在ChemSusChem期刊报道了一种能高效还原CO2制 的Cu-Sn 中空纤维膜电极。该膜电极的三维多孔结构能有效促进CO2还原的传质过程,并抑制析氢副反应,实现对 产物的高选择性。文中对Cu-Sn 中空纤维膜的析氢反应抑制机理(图1)、电还原反应动力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图1Cu-Sn 中空纤维膜电极对析氢副反应的抑制机理
铜基材料是被广泛认可的能将 化碳电还原为有高附加值碳 合物(如: 、 、 等)的电催化剂,但铜基电催化剂对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偏低、析氢副反应严重等问题依旧存在。多项研究工作表明,构建Cu-Sn 催化剂能有效提高对 的选择性。此外,还有报道表明中空纤维膜电极具有三维多孔结构,有助于降低CO2还原反应的过电位,并提高其对CO2的转化效率。
基于上述背景,研究者采用一步成型策略制备Cu-Sn 中空纤维膜电极。通过调控中空纤维膜的 比例以及烧结条件,研究出金属比例为Cu-Sn45%的中空纤维膜电极既具有对 高选择性的优势晶相,又保留了规整的孔道结构(图2a)。研究结果发现,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往中空纤维膜电极内部通CO2,可较好地引入传质过程。因此,Cu-Sn45%中空纤维膜电极可在-0.75Vvs.RHE的低过电位条件下,获得90.96%的 转化选择性,其中更把H2副产物的选择性抑制至4%(图2b)。
图2Cu-Sn45% 中空纤维膜电极a)SEM图;b)CO2电还原性能.
通过CO2注气方式的对照实验,研究者深入分析了Cu-Sn 中空纤维膜内通气的反应动力学优势。证明了往膜电极内注气一方面能提高催化剂表面的CO2浓度,促进CO2转化为 ;另一方面能减少电解液与中空纤维膜电极孔道表面的接触,从而实现抑制析氢反应的目的。
本研究工作为铜基催化剂在水系 化碳电催化还原领域解决析氢竞争性副反应的问题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论文信息:
Formate‐SelectiveCO2ElectrochemicalReductionwithaHydrogen‐Reduction‐SuppressingBronzeAlloyHollow‐FiberElectrode
Dr.BiyuChen,Dr.JiajieXu,JiantaoZou,Dr.DefeiLiu,Dr.YueSitu,Prof.?Dr.HongHuang
ChemSusChem
DOI:10./cssc.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达阅读该论文原文。
ChemSusChem
ChemSusChem是欧洲化学协会(ChemistryEurope)的官方期刊并由Wiley–VCH出版,是一本有关化学与可持续性研究的 跨学科期刊。该期刊通过发表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论文,展示了对可持续性和能源相关的 研究。
更多精选文章
Angew.Chem.:微晶玻璃加速表面重构用于高效析氧反应
ChemCatChem:原位铜离子掺杂的ZnO/ZnS异质结用于光催化分解水产氢
EurJIC:局域配位键诱导“自限制”组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4.html